2016年1月30日 星期六

你的咖啡豆新鮮嗎?新鮮咖啡的多重意義(十七)

一不小心就放太多倩女幽魂了…沒辦法,這部戲太精采了。而且之前養豆那部份寫得太嚴肅我都快睡著了,找到機會終於可以搞笑耍冷一下,另外我喜歡王祖賢(暴露年紀),真是個臉無辜又嬌媚得要命的女演員啊。

氮氣一開封就打回原形

 新鮮大敵二號:空氣

說空氣其實應該說是氧氣比較精準,有足夠的氧氣咖啡豆就會毫不留情的氧化,因此適度地減少氧氣,就可以延長咖啡豆保鮮的時間。
但氧氣是無所不在的,而且就在你開封的3秒鐘之內就會衝進你的單向氣閥袋裡面,所以說要阻隔空氣其實理論簡單、實踐困難重重。
但我們就只能盡量用一些好習慣去勉強為之,但其實玩咖啡玩久了,就知道往往這些小小的、有些人認為多餘的好習慣,堆積久了就是決定你咖啡好不好喝的關鍵,畢竟用不用心,絕對會體現在你眼前的咖啡杯中。

1號好習慣:擠出袋內空氣、壓緊拉鏈

單向氣閥袋如果有附帶可以阻隔空氣的拉鍊,其實對於保鮮是有一定的幫助,但別忘了順手把原先裡面的空氣擠出來,然後再扎扎實實的把拉鍊壓緊。讓單向氣閥袋呈現一種扁扁的狀態,減少內部的氧氣,還是多少有延緩氧化的效果的。
附拉鍊的氣閥袋很方便
那如果是沒有附帶拉鍊的單向氣閥袋呢?還是自己準備一些減少空氣流通的小道具吧,例如金箍棒、小夾子等,甚至只是把袋口扎好,用橡皮筋好好綁緊也都比隨便讓袋子口開開好得多。
或許有些人會問,一個小動作真的會有效嗎?讓我們訴諸一下生活經驗吧
洋芋片或餅乾吃不完,如果你理也不理,就讓他口開開擺在桌上或丟進冰箱裡,基本上不用半天,他們就變得軟軟濕濕的,很難吃。但如果你只是稍微封一下,放進保鮮袋啊、用橡皮筋綑一綑啊、甚至只是把封口折起來壓在食物下面減少空氣的流通會發現過了兩三天還能保持清脆新鮮,所以這些小小的動作其實影響還是很大的。
豆匙和夾子結合的設計真貼心
想像一下你的咖啡豆都不封好,就讓他吃空氣(或是說被空氣吃),就像洋芋片放到變軟一樣,又是暴殄天物啊。
提醒了那麼瑣碎的事,搞得我好像是管家婆…但我相信這個小小的動作,真的能乖乖執行的人還是少之又少的,做到的人,就更能享受咖啡的新鮮滋味囉。
to be continued…

Related Posts:

  • 北海岸有故事的咖啡館(上):甜蜜屋 北海岸是個平易近人的旅遊路線,路程短又有海看 開著車輕輕鬆鬆吹著海風,一天時間從淡水出發,沿著淡金公路 淡水-三芝-石門-金山-萬里-基隆,全程大約50公里左右,時間相當寬裕 但喜歡喝咖啡的人應該和學長有同樣的困擾: 沿途的咖啡館大多是以賣餐食、景觀為主,咖啡的地位大概類似附餐 而這… Read More
  • 苦味是不是咖啡的必備風味?(下) 3.瑕疵豆、腐敗豆 當咖啡生豆的等級很低、咖啡櫻桃的品質良莠不齊、處理不當導致腐敗、倉儲不良等情況。也有可能導致咖啡豆沾染上古怪的味道,經過烘焙以後呈現出令人不舒服的苦味。 而這一般發生在較廉價的豆子中,精品咖啡一般都經過細心的照料,相對來說發生的可能較低。 了解了咖啡苦味的來原以後,這… Read More
  • 90+咖啡Ninety Plus Coffee(一) 學長一向不愛介紹太冷僻的資訊,例如生豆商感覺和我們的日常咖啡生活有點距離 那為什麼要特別寫篇文章介紹一間生豆公司90+?(而且感覺篇幅還不短)  因為90+這幾年已經成為精品咖啡圈必不可少的話題了,沒喝過90+的豆子至少也要知道90+在紅甚麼嘛 話題的重點不外乎以下兩點:&… Read More
  • 遇上一家精品咖啡館-好店的準則(上) 這次去上海咖啡館闖蕩一小圈,回台灣寫探訪心得寫到手軟 內容包括風味、整體觀感、親切服務、甚至還有對店家的建議 這撰寫的過程絕對不是光憑感覺喔,而是有學長自己的一套標準 今天就來分享學長認為一家好精品咖啡館應該堅持的準則 當你遇上一家店,不妨加進你喜愛與否的標準中,為你的好店清單增添… Read More
  • 苦味是不是咖啡的必備風味?(中) 2.綠原酸轉化的苦味 第一點提到碳化造成的苦味,基本上沒有甚麼好說,是很糟糕的苦味,讓人大皺眉頭。 但就如同酸有兩面性,苦味也有較能接受、甚至為風味複雜度加分的另一種可能性,而這種好的苦味大致上來自綠原酸。 綠原酸是咖啡豆中酸味的來源之一,而綠原酸在烘焙的過程中,受熱後會先轉換成綠原酸內酯,…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

Popular Posts

Blog Archive